{SiteName}
公司发展
成立情况
经营范围
所获荣誉
文化活动
公司相关

痛风的诊治流程及注意事项

基本概念及原则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一组疾病

*当血尿酸持续高浓度或急剧波动时,尿酸盐就会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引起痛风的症状和体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在滑液或痛风石中证实有尿酸盐结晶是确诊的“金标准”*间歇期可无明显症状。痛风石形成是病程进入慢性期的标志,此期可发生关节软骨及骨质侵蚀破坏。*痛风患者的肾脏病变可有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痛风患者应控制饮食*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迅速控制症状*间歇期及慢性期应长期使用降尿酸药物,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清尿酸男性大于μmol/L,女性大于μmol/L)

二、各期特点及诊治

(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发作常有下列诱因存在:⑴大量饮酒或进食富含嘌呤的食物;⑵劳累过度或关节劳损;⑶情绪激动或精神刺激;⑷受冷受潮;⑸手术或创伤;⑹药物诱发如应用利尿剂;⑺癌肿化疗或放射治疗等。

多起病急骤,首次发作常始于凌晨,通常只累及外周个别关节,约50%病例第一跖趾关节为首发关节。在整个病程中,约90%以上病人均有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关节局部疼痛、皮色潮红,甚至发亮,有时可见静脉扩张和瘀斑,活动受限。局部症状迅速加重,数小时内可达高峰,以至病人辗转反侧,难以忍受。常常伴有全身不适,甚至恶寒颤栗,体温升高。高热者可达39℃以上,伴心动过速,因此常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丹毒等。初次发作后,轻者在数小时或1~2日内自行缓解,重者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消退。炎症消退后,局部皮肤呈暗红、偏微紫色,皮肤皱缩,伴有脱屑和轻度搔痒,以后逐渐恢复。

除蹠趾关节外,四肢关节均可受累,但大多数为下肢关节,越是肢体远端关节受损,其症状也愈典型。关节受累的分布及其组成比,国内报道例依次为第一蹠趾(58.7%),蹠趾(11.7%),掌指、指间(8.9%)、踝(8.7%)、膝(3.9%)腕(2.8%),其他关节少见。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缓解后,常在1年内复发。复发频度个体差异较大,据例分析结果,1年内复发占62%,1~2年16%,2~5年11%,10年4%,未复发7%。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暂缓使用降尿酸药物,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痛风。

⑴秋水仙碱(colchicine):可抑制炎性细胞趋化,对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应及早使用,大部分患者于用药后24小时内疼痛可明显缓解,口服给药0.5mg/h或1mg/2h,直至出现3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③24小时总量达6mg。若消化道对秋水仙碱不能耐受,也可静脉给药,用0.9%氯化钠溶液将秋水仙碱1mg稀释到20ml缓慢注射(>2~5分钟)静脉给药起效迅速无胃肠道反应,单一剂量不超过2mg,24小时总量4mg。值得注意的是秋水仙碱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除胃肠道反应外,可有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细胞损害、脱发等,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⑵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比秋水仙碱更多用于急性发作,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可以使用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也可能加重肾功能不全,影响血小板功能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禁用。有胃病的可以使用萘丁美酮分散片(对胃刺激较小)

⑶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ACTH25μ静脉点滴或40~80μ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或口服泼尼松每日20—30mg,3—4天后逐渐减量停药。较新的国内上市的有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二)痛风间歇期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有时仅有发作部位皮肤色素加深,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脱屑、发痒,称为无症状间歇期。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出现较长的间歇期,可持续6月-2年(少数5-10年),但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此期虽然通常无明显症状,但血尿酸水平常常增高,如不注意控制血尿酸,以后的发作会越来越频繁,每年会发作数次,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以致不能完全缓解,且受累关节增多,少数患者可有骶髂、胸锁或颈椎等部位受累。甚至关节周围滑囊、肌腱、腱鞘等处尿酸盐沉积,症状渐趋不典型,逐渐进入慢性期。大量饮水而且是碱性苏打水,定期复查血尿酸并控制在正常范围非常重要。

(三)慢性痛风石期

痛风石多在起病10年后出现,是病程进入慢性的标志,可见于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组织及内脏器官等。表现为肾脏尿酸盐结石和全身各关节囊尿酸盐沉淀(如图)。慢性关节炎期:尿酸盐反复沉积使局部组织发生慢性异物样反应,沉积物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包绕,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称为痛风石。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见于足趾、手指、腕、踝、肘等关节周围,隆起于皮下,外观为芝麻大到鸡蛋大的黄白色赘生物,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末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但较少继发感染。当痛风石发生于关节内,可造成关节软骨及骨质侵蚀破坏、反应性增生,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出现持续关节疼痛、肿胀、强直、畸形,甚至骨折,称为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组织,特别是肾髓质和锥体部,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使肾小管变形、萎缩、纤维化、硬化,进而累及肾小球血管床。表现为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夜尿增多、低比重尿、血尿、蛋白尿、腰痛、水肿、高血压,晚期肾功能不全等。

值得注意的是痛风患者肾脏病理检查几乎均有损害,临床上大约1/3患者出现肾脏症状,可见于痛风病程的任何时期。除尿酸盐慢性沉淀引起的肾损害外,急性高尿酸性肾病值得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yaoz.com/shry/1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