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笔者阅历(其实是年纪)的不断增长,对于身边不断出现的各类新奇(稀奇古怪)的事物,往往失去了那么一点兴趣。反而会时不时开始回忆起曾经在自己生活中出现过的美好事物。对于一个80后的车迷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著名汽车品牌。欧洲有奔驰/宝马和奥迪,来自日本的丰田/本田和日产,还有那来自遥远的大洋彼岸的凯迪和林肯。那么接下来,就来一起看看那个曾经的大美式,凯迪拉克大伍德。
作为美式豪华代言者,在凯迪拉克的百年发展历程里,盛产经典名作无数,盾形徽章品牌标志象征着贵族的荣誉。在这些经典作品里,FleetwoodBrougham被奉为当中的至尊,它曾经是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定制化座驾,社会名流以及明星大腕的珍藏品。对国内大部分老一辈车迷来说,也许不曾拥有过它,但回忆里想必都有它的位置。当年停靠在外交部门、中外合资企业和高级酒店停车场的它,是否也有你曾经停留的脚步呢?
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时凯迪拉克品牌在美国已经是日落西山,对于中青年美国消费者完全没有吸引力,它在美国的消费群体只剩下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凯迪拉克粉。款凯迪拉克佛里特伍德(Fleetwood)是凯迪拉克年底推出?新车型,设计上属于传统风格的全尺寸豪华轿车,采用通用汽车公司历史悠久的D平台,车身长度毫米,比奔驰虎头奔还大一号。动力为一台排量5.7升V8发动机,不过最大功率只有马力,车辆的动力性比欧洲和日本对手相差一大截儿。
虽然末代凯迪拉克伍德在美国销量持续下滑,但是西方不亮东方亮,年中国合资企业成立的大潮中引发进口轿车市场突然爆发,这让凯迪拉克佛里特伍德在中国迅速走红,主要两个优点:第一它叫凯迪拉克,第二,个大气派有面子。但是在信息还不如现在灵通的年里,中国人对于这个品牌的认识还停留在40年和50年代它最辉煌时代,99%的人认为它至少和奔驰S级齐名。
年款凯迪拉克伍德总共销售31,辆,有几千辆来到中国,其中有不少是加长轴距、带着鱼骨天线、侧窗竖条灯、车舱配备豪华大沙发、吧台和电视的超豪华版,这种长轴凯迪拉克是巅峰美式豪华的标志。年最后的几个月凯迪拉克伍德依旧是中国合资企业最受欢迎的大型豪华轿车之一,但是从年1月1日起,中国政府对于合资企业购买进口汽车的优惠政策停止后,这个市场也就戛然而止。而北美市场中,它的表现依然没有起色。年款凯迪拉克佛里特伍德总共销售了27,辆,年款销售下滑到16,辆,年款销售15,辆……这意味着凯迪拉克车系中佛里特伍德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年,这个车型就从通用汽车公司凯迪拉克产品线中消失直到今天。
虽然伍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现在我们依然可以在一些街头巷尾偶遇大伍德。彷佛在那里静静的倾诉着他曾经来过。
对于现在想要拥有一台伍德的车迷来说,无论是巨额的后期养护费用还是紧俏的车牌指标来说,无疑都是无法愉悦的障碍。那么还有什么方式圆梦呢,没错,买一个模型吧。目前的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金属18比例伍德并不多,仅就笔者本人的有限信息来源,只有“小光”这一个品牌可以选择。那么,既然没得选,就收他吧
由于伍德本身的尺寸较大,所以产品包装盒相较同比例的车模,显得略大。谁让咱天生个头大呢
随车附赠一张车型简要说明,由于英文水平有限,还是不去看了(其实是看不懂)
内衬的包装,采用了和LCD品牌类似的上层对开包装,车体本身并没有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因为也没有底座
打开这个印有凯迪标识的卡扣,即可打开上层包装
包装内还附赠一个开门器和一张印有标识的皮质小样(不过个人觉得皮质小样有些画蛇添足)
包装和随车工具附件看完了,接下来还是看看重头戏,车模本身吧。
总体来说,伍德的形态还算准确。在接下来的环节,还会和实车图片进行对比。
在与汽车之家网站上的图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模型车的前保险杠的倾斜角度过大。车底大边的双色镀铬装饰条,模型上的双色与原车还是有颜色上的出入。C柱后车窗下步的镀铬装饰条,模型上也没有体现。车尾中部的倒车灯,则直接忽略掉了。车头处,转向指示灯的颜色在模型上体现的并不是很明显,加之牌照安装架旁的防碰撞橡胶条,与网站图片有所出入。
掀开盖头,看看那台饭量很大,但是不怎么喜欢干活的大心脏。总体看,发动机部分的刻画还算到位,只是某些管线的排布,显得有些突兀。
四门大开,让我们看看内饰做得如何?总体来说,内饰的刻画还是还是及格的。不过精致度来讲,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比如驾驶员侧的控制键盘部分,用一张贴纸代替,效果是有,但是不突出。
中控台的体现,也算是中规中矩。收音机和空调控制面板,有所刻画。不过副驾驶员一侧的"Brougham"的标识,添加的有些突兀,主要是字体过大,对总体协调性的贡献很小。至于方向盘上的凯迪拉克家族标识,则没有想随车附赠的皮质小样那样刻画。
驾驶员座椅左下侧的控制面板部分,在模型车上并没有体现。模型座椅的皮质,摸上去软软的,应该是塑料座椅上增加了一层软质材料后进行的皮质包覆。不过皮质的处理能力,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副驾驶座椅底部,可以看到并没有包袱完整,有轻微起翘现象。
车外侧C柱的车型和品牌标识,倒是刻画的不错。如果整车皮定能采用全皮覆盖,那就更好了。让我们期待吧。
后备箱开启时稍显生涩,内部采用了植绒,质感还是不错的。
把车模反过来,看看车顶棚。前排的遮阳板,模型上并没有采用可翻折的设计,而后做的化妆镜,则直接给取消了。同样的,车顶的翻毛材质,直接被塑料大光板代替。
再看看底盘,其实没啥可看的。又不是古典老爷车,现代车的机械感往往无法在底盘处体现的过多。所以蜻蜓点水,过一下就好
最后,搭配最近购得的人偶,来两张图片结束这篇简单的叙述。对于喜欢他的人,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对于他无所谓的人,则是看多一眼都没时间。希望本片流水能给同样的伍德爱好者留下那么一丝回忆。毕竟他曾经出现过,这份回忆值得珍藏。
感谢阅读
St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