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晓光的协助下,聂海胜顺利开启并进入天宫一号舱门
实际上,天宫一号失控的说法毫无依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至今仍定期发布其轨道状态。最近一期公告显示,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5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6公里、远地点高度约.4公里、倾角约42.85度),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年9月29日发射升空,曾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交会对接。年3月16日,天宫一号全面完成使命,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尼莫点:“航天器坟场”航天专家庞之浩说,运行在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退役后,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让其受控坠落到南太平洋一处远离大陆的深海区,那里被称为“航天器坟场”。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进步号系列飞船,美国的康普顿伽马射线望远镜等都落在那儿。
尼莫点于年由加拿大测量工程学家卢卡泰拉发现。尼莫点最近的陆地为三座遥遥相望的南半球岛屿——皮特凯恩群岛中的迪西岛、复活节岛西南角的莫图努伊岛和南极洲外海的马厄岛,三者分别位于其北方、东北方及南方,至尼莫点的距离均远达千米。以此长度为半径、尼莫点为中心,将上述三岛以圆周串连起来,可圈出一片与整个北美洲面积相当、毫无任何陆块夹杂其中的汪洋大海。航天器残骸若落入这片区域,其残留的辐射和有害物质会在这里被困住不再外流,不会污染到其他地方。
近地轨道航天器与太空垃圾示意图
大型航天器受控坠落:我国已有丰富经验让大型航天器受控坠落是门技术活,与返回式卫星或飞船再入大气有同有异。对此我国已有丰富经验。
除了多次控制神舟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精准返回,年11月1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以第二宇宙速度从月球轨道返回,通过在大气层表面“打水漂”的方式减速,最终落在内蒙古预定位置。在受控坠落方面,我国于年远隔40万公里,控制嫦娥一号卫星撞击月球“丰富海”地区。年9月,我国又控制天舟一号飞船离轨,经过两次制动进入大气层烧毁,残骸坠入“航天器坟场”。
天舟一号飞船
受控坠落航天器将会充分燃烧庞之浩介绍,受控坠落时,首先要在合适的位置、角度、姿态下,向航天器发出制动指令,让其产生适当的制动力,以离开当前轨道,进入坠向落区的轨道。各方面都需要精心计算。
年,“身患重病”的和平号空间站在进步号飞船的协助下离轨坠落,成为国际经典案例。如果以天宫一号为例,受控坠落时则先要调个头,变成“倒退”状态,让原本朝后的推进器向前点火,通过反推实现制动离轨。
和平号空间站
进入大气层后,地面还需要对航天器的姿态进行控制。与返回式飞船不同的是,受控坠落航天器要保持阻力最大的姿态,以尽量在大气层中燃烧。据了解,天宫一号重约8.5吨,与20吨级的和平号空间站、“礼炮”系列空间站等相比,体量小很多,只要燃烧充分,不会留下太多残骸。
来源:光明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