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黄歆悦、陈佳鑫
报告摘要
1、源和药业是一家质地优良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中药饮片享受政策超福利待遇,包括外资禁入、不在药品降价范围内、不取消药品加成、取消GAP、中西医并重等;(2)公司主营业务突出,中药饮片收入占其全部营业收入的90%;(3)公司目前是新三板中药饮片领域中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最大的企业,新三板中药饮片市占率远高于新三板同类企业,与主板同类公司相比也处于领先地位。且与新三板挂牌中药饮片公司相比,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优秀。
2、公司全产业链强化中药饮片主导地位:(1)公司拥有安徽省最大的藏红花种植基地,现有种植面积亩,公司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围绕藏红花的种植与藏红花药用方向做深入研究;(2)新园区总占地面积约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年5月,公司建设9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正式投入使用,新园区提供中药饮片自动化生产和近红外在线监测技术,为国内首家,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规模效益;(3)公司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继续加大对越南的中药饮片贸易量,公司中药饮片质量指标已成为越南对中国进口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产品本身也已成为相关质量规范样品。
3、顺势而为,积极推进中药配方颗粒项目,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天元药物研究所合作,合作的配方颗粒项目已完成施工建设,该项目有个中药品种,已向安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认证,预计年下半年实现颗粒配方试生产。配方颗粒项目的投产将为源和药业带来巨大竞争优势与利润空间。
一、源和药业——质地优良的中药饮片领先企业
安徽源和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和药业”,股票代码:.OC)成立于年2月,位于中国药都安徽亳州。年完成股份制改造,自年起先后引入中国银河投资、广州越秀投资、上海正海国鑫源基金、广东东方汇银投资与中国国药集团国药资本,国药成为源和堂药业的第二大股东。目前源和药业已经发展成为集中药材种植(GAP)、饮片加工销售(GMP)、中成药生产、医药物流配送(GSP)全产业链大型制药企业。年9月2日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公司目前注册资本1.79亿元,股价6.40元/股,总市值11.44亿元,流通市值7.66亿元。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生产与销售以及中药材贸易,定位为集地产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制剂生产、养生保健类花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
公司根据市场定位以及未来中药饮片行业发展的趋势,将饮片产品分为普通饮片、精致饮片、花茶系列产品等。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医疗以及养生保健领域,主要医院等。公司在积累了多年的饮片生产经验之后,开始整合下游医药制造业的资源,并投入人力物力,研发了几种中成药产品。
普通饮片是指用于除口服饮片的其他类饮片,根据统计,公司在报告期内销售的主要普通饮片产品包括黄芪、菊花、天麻、白芍、高良姜。
精品饮片是在普通饮片的基础上,精选出选材最为优质的产品,经过多道人工筛选程序,加工出片片匀称、色泽鲜亮的精品饮片。
公司在普通饮片、精品饮片的生产、加工的基础上,研发了针对不同客户群的花茶的系列产品。公司的花茶产品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尊贵男人系列产品、花草袭人系列产品以及养生茶系列产品。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公司在积累了多年的饮片生产经验之后,开始整合下游医药制造业的资源,并投入人力物力,研发了几种中成药产品。
公司拥有完备的运营资质,取得了中药材贸易、代泡茶、配方花茶、提取制剂生产加工及销售的所有资质,拥有各类专利30余项。
1.1公司股东背景实力雄厚,实际控制人始终如一
公司股东背景实力雄厚,医药行业背景股东及产业基金能够给公司带来市场资源,有利于推动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公司前十大股东:袁学才,上海国药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正海国鑫源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吉林省国家生物产业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越秀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西藏善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庆越秀卓越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佛山市东方禅控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佛山南海区东方高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戴海峰。
自源和药业成立以来,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化,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为袁学才。袁学才,年生,大专学历,年2月出资设立涡阳县源和药业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年7月至今,任安徽源和药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现任涡阳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亳州市人大代表。年曾被评为亳州市民营企业先进工作者;年被评为亳州市劳动模范;年被评为涡阳县优秀人大代表、涡阳县十佳龙头企业带头人;年荣获亳州市第二届“中华药都创业之星”称号。董事长袁学才从事中药饮片行业长达近20年,对行业有很深的理解和较强的把控能力。
1.2公司区位优势突出,客户关系优质
目前,我国围绕历史四大药都基本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17大中药材交易中心格局,17大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材流通量已经占全国中药材交易总量的70%左右。中药饮片企业围绕中药材全国交易市场成立和布局,形成中药材、中药饮片价格产业集群。
安徽亳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全市共有88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生产能力35-40万吨,约占全国的30%,安徽省的70%,目前已经挂牌或待挂牌的大中型中药饮片企业有过半来自安徽亳州。
源和药业成立于年,经过10多年的积累、发展,已成为亳州地区中药饮品行业标志性的企业之一,公司的中药材种植以及饮片生产规模都位于亳州市前列,在亳州的中药饮片行业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医疗以及养生保健领域,公司的主要医院、大型知名制药企业、流通批发企业、连锁药店等。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稳定、优质的客户,并且跟他们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1.3公司各项经营指标表现良好
源和药业主营业务突出,公司收入和利润来源以中药饮片销售收入为主。公司-三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4万元、.82万元、.64万元;其中中药饮片收入分别为.18万元、.62万元、.39万元,占比分别为94.59%、94.69%、81.35%。
公司三年利润总额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
从中药Ⅲ板块分类来看,源和药业在新三板公司中净利润排行第一。
从中药饮片分类来看,截至年8月5日,根据主营业务类型及其比重,源和药业所属细分行业为中药饮片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共有31家:源和药业(.OC)、盛实百草(.OC)、芍花堂(.OC)、千禾药业(.OC)、乐陶陶(.OC)、亿源药业(.OC)、红冠庄(.OC)、春盛中药(.OC)、云南中药(.OC)、井泉中药(.OC)、亳药千草(.OC)、广美药业(.OC)、岷江源(.OC)、博瑞生物(.OC)、宁波中药(.OC)、华康生物(.OC)、辅正药业(.OC)、绿蔓生物(.OC)、七丹药业(.OC)、盛吉信(.OC)、海药股份(.OC)、康隆生物(.OC)、康华药业(.OC)、滇草六味(.OC)、朗林生物(.OC)、汇群中药(.OC)、宝明堂(.OC)、坤七药业(.OC)、凯润药业(.OC)、园禾方圆(.OC)、诺克特(.OC)与新三板其他中药饮片企业相比,源和药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排名第一。
与新三板中药饮片前列企业相比,源和药业销售毛利率较高,销售净利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均较低。
二、行业概况:政策催生中药饮片行业拐点,严格监管淘汰质量欠佳企业
2.1中药饮片市场前景向好
2.1.1中药饮片是我国中医药的精华,中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中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产业,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医药政策扶持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中药行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备较强优势和广阔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在国内医药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药主要由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部分组成,其中中药材属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由于和我国国民健康息息相关,中药在中长期仍属于朝阳行业。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纲要》显示,年国内中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已超亿元,其中中成药约占75%,中药饮片占比近20%。
2.1.2中药饮片是实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关键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医药的精华所在,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对症施药要通过中药饮片实现。中药饮片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成品,可直接用于临床的中药。中药饮片能够遵从中药中“一人一方”原则,即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体质及病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具处方,处方搭配非常灵活,对于病症相同的不同患者,处方都可能会存在差异。
2.1.3中药饮片在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
中药饮片处于中药工业产业链中游,是中药产业链中最重要一环。中药饮片由上游中药材加工而来,可直接向下游医疗机构出售,于临床使用;也可加工为中成药,再向医疗机构出售。
不同于其他医药行业,中药产业药材的质量和等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疗效和品质,具有轻加工、重药材的特点。产品价值主要依赖于优质药材,尤其是名贵药材的可获得性。中药材大部分属于植物类产品,本质上具有农产品属性,因此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将产业链延伸至上游,进而掌握名贵中药材资源,或将取得较大发展空间。
中成药和医院、药店和商超,其中中药饮片的新型药物配方颗粒近年来发展迅猛。随着国家相继提出中药饮片不纳入集中采购、不取消加成和不计入药品占比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中药饮片市场供给也越发充分。国内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数量众多,短期内市场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作为中成药的重要基础,中药饮片理论正在不断完善和成熟,饮片逐渐成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主要方式。从需求端来看,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长,未来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加强,消费能力稳步提高,中药饮片市场或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2享受政策超福利待遇,重焕活力之路
中国医药行业在过去十年高速发展,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板块,中药饮片在各药物子行业中独树一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和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增加,汤剂使用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汤剂对药材质量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药材质量或将得到进一步监控,中药行业发展正逐渐规范。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年出台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年)》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人物,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卫计委曾要求,在年9月以后,医院药占比总体必须降到30%左右,中药饮片被排除在外,政策导向作用极其明显。在医药行业普遍受药品医院严控药占比等多重影响下,中药饮片是唯一不受医药政策承压的细分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相对优势维持高增长。
党和政府历来对中医药行业的发展都给予高度重视,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白皮书、发展战略以促进中医药产业不断发展进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社会对中医药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