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阅:胡必杰、潘珏
一、病史简介
女性,28岁,江苏人,-08-30入院
主诉:左髋关节疼痛3月伴发热2周
现病史:3月前(6-1)无诱因出现左髋部持续性刺痛,程度逐渐加重,伴活动受限和乏力纳差、夜间盗汗,当时无发热和关节红肿等。6-5于当地行腰椎CT示腰5-骶1椎间盘轻度膨出,甲钴胺口服,并针灸、理疗等。效果不佳,左髋部疼痛加重,影响睡眠,活动受限较前加重;7-11医院行骶髂CT示双侧骶髂关节病变,符合强直性脊柱炎(AS)表现,予西乐葆0.2gqd对症,7-18疼痛较前加重伴左小腿麻木感,需搀扶或拄拐方能行走;7-22再次就诊仍考虑AS继续西乐葆口服。
8-16出现寒战发热,Tmax38.6℃,稍有咳嗽咳痰,医院查WBC5.97*10^9/L,N73.4%,hsCRP.63mg/L,考虑AS医院风湿科就诊。
8-19至呼吸科,就诊行胸片示两肺炎症,查WBC4.23X10^9/L,N%58.0%,hsCRP93.7mg/L,ESRmm/H,PCT0.09ng/mL,HLA-B27(-),ANA1:。予头孢西丁+莫西沙星抗感染,8-21因莫西沙星过敏停用;8-22行HRCT示两肺散在炎性病变伴胸膜局限增厚,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治疗6天,体温高峰较前下降,波动于37-38℃。为明确诊断于8-30收入我院感染病科。
既往史:年于外院行阑尾切除术;年行剖宫产;年1月社区获得性肺炎史,当时有发热咳痰,WBC5.13X10^9/L,N%66.8%,hsCRP72.5mg/L,ESRmm/H,T-SPOT:A/B69/44,CT报告右肺各叶散在炎症,头孢西丁和阿奇霉素治疗后好转。无糖尿病史,近半年否认生食史、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宠物饲养史。否认结核史及接触史。
二、入院检查(.08.30)
体格检查:
T36.2℃,P94次/分,R20次/分,BP97/66mmHg,身高cm,体重43kg;
左骶髂关节压痛(+),活动受限,无法行走。双肺未及明显干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4.91*10^9/L,N67.2%,Hbg/L
尿常规:蛋白-,白细胞-,红细胞-
炎症标记物:hsCRP62.2mg/L,ESRmm/H,PCT0.07ng/ml
T-SpotA/B:89/46
隐球菌荚膜抗原:阴性
自身抗体:抗CCP抗体18U/ml,ANA1:,抗SSA(±)
CEA:1.4ng/mL
血气分析(不吸氧):PH7.48,PaOmmHg,PaC0mmHg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青年女性,慢性病程,左骶髂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毒性症状。本次关节疼痛前数月和本次入院前,胸部CT有“肺炎”史。多次查白细胞不高,但CRP和ESR等炎症标志物明显升高,常规抗感染效果不佳,初步考虑以下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育龄期女性,低热、消瘦,有髋部疼痛,外院多次骶髂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可能,抗CCP抗体轻度阳性,HLA-B27阴性,需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但患者无明显皮疹、关节痛或光敏等,尿蛋白阴性。同时,肺部病变形态,非典型风湿病在肺部的浸润表现。而且,院外NSAIDs治疗后关节痛进行性加重,故本病可能性小。
2、感染性疾病:患者两次CT检查“肺炎”改变,是两次独立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还是一次病程较长的肺炎?如果是后者,则更需要考虑是慢性感染,尤其是特殊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诺卡菌、放线菌、甚至部分真菌。同时,肺部疾病与骶髂关节病变,如果一元论解释,结核需要首选考虑。本例患者青年女性,有毒性症状,T-Spot、血沉明显升高,病程较长,常规抗感染效果不佳,符合结核特点。放线菌、NTM等病原体,可同时能引起肺和骨关节慢性感染,但总体发病率低,确诊需要相应的微生物检查。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08-30(入院第1天):考虑多部位结核感染,开放性肺结核感染不除外
予负压病房隔离;
多次留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痰结核培养;
同时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抗结核治疗
08-31(入院第2天)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1+
09-01(入院第3天)
盆腔增强MRI:左侧骶髂关节炎性病变机会大。
行PET-CT评估全身病灶,结果示:考虑为结核累及两肺(SUVmax9.5)、多处淋巴结(左侧锁骨区、纵隔及双肺门、肝门区,SUVmax8.5)及左侧骶髂关节(临近髂骨局部骨质破坏、内见死骨片,SUVmax19.6)可能性大。
介入超声科会诊:左侧髂骨周不宜穿刺。
风湿科会诊:风湿性疾病依据不足,予帕夫林0.3tidpo调节免疫。
骨科会诊:考虑左骶髂关节炎症,结核感染可能;建议固定制动,抗结核治疗,暂无手术探查指征。
09-08(入院第8天)随访肝功能ALT/AST/U/L明显升高,考虑药物性肝损,停用异烟肼、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加强保肝,加用利奈唑胺0.6gq12h。
09-11(入院第13天)复查胸部CT较前好转,肝功能ALT/AST/54U/L,加用左氧氟沙星。
09-13(入院第15天)痰结核培养报阳共3次。
09-15肝功能ALT/AST55/26U/L,加用异烟肼。09-19肝功能ALT/AST28/19U/L,加利福平。
09-21肝功能ALT/AST16/16U/L,因白细胞较前下降,利奈唑胺减量为0.3q12h。
目前体温平、咳嗽咳痰好转,左髋部疼痛明显好转,可站立走动,起身或坐下时仍感疼痛。继续随访中……
五、最后诊断与鉴别诊断
最后诊断:
多部位结核感染(肺、淋巴结、骶髂关节)
诊断依据:
青年女性,慢性病程,以左髋部疼痛进行性加重为主要表现,伴发热、盗汗、消瘦、咳嗽咳痰;炎症标志物明显升高,T-spot强阳性,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病灶;PET/CT示结核累及两肺、多处淋巴结及左侧骶髂关节可能性大,痰厚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连续三次痰分枝杆菌培养提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故考虑全身多发结核感染累及肺、淋巴结、骶髂关节。
六、经验与体会
我们是结核大国、结核感染形势仍然严峻;年轻人患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包括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腹腔结核、肾结核、颅脑结核等),仍然常见。我们应对结核感染保持高度警惕性,学习并熟知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尤其对疑似感染病人,当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时,需考虑到结核病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医院感染病科开设病房两年多来,已收治年轻多部位复杂结核感染10余例,很大比例为重症结核感染。往往多系统受累、存在并发症、治疗困难,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我科设立负压病房的优势,使得重症多部位的复杂结核感染患者,得以及时有效的诊治。医院医院的感染病科,如何加强合作和优势互补,提升重症结核感染的诊治能力值得探讨。
涂片检查抗酸杆菌,敏感性低,且不能区分结核杆菌还是非结核分支杆菌(NTM)。传统结核培养周期长,往往需要6-8周才能获得结核培养结果,严重的滞后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需求。近十多年来,我院采用BACTECMGIT快速液体培养,大幅度缩短结核培养时间,很多临床标本可短至14天内报阳。应积极推广使用一些新的结核诊断技术,其他包括T-spot和各种结核的基因检测技术,以提高对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水平。
PET-CT长期以来被认为对肿瘤性疾病的发现、鉴别、评估分期等方面价值意义重大,近年来PET-CT对于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方面亦有重要价值,对发现潜在感染灶、评估感染累及范围、鉴别病灶良恶性等方面很有优势。
医院感染病科
特需、专家、普通和专病门诊时间
特需专家门诊(东院区:斜土路号)
胡必杰教授: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西院区:医学院号)
潘珏主任医师: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感染病科普通门诊(西院区:医学院号)
周一至周五全天
肺外结核专病门诊(西院区:医学院号)
周一、周三、周五下午
医院简介:
建设“中国感染病科3.0版”,提升细菌真菌感染的诊治能力
打造名副其实的感染病科:医院感染病科成立侧记
“正确定义感染病科”——上海医院感染病科
医院正式成立感染病科病房
中山感染探案系列:
探案1:高三男生反复高热,究竟会是什么原因?
探案2:支扩患者半年内10次入院,元凶竟是...?
探案3:这样的肺炎,火眼金睛的你能一眼看出真凶吗?
探案4:我的肺炎为什么总好不了?
探案5:花季少女,多发肺部病灶、手部及胸壁肿块为哪般?
探案6:肺部病灶伴嗜酸细胞高,又是寄生虫在作怪?
探案7:七旬老太,发烧后臀部肿胀,会是啥?
探案8:青年女性瘦瘦瘦,竟是麻烦找上门
探案9:肺炎元凶上百种,不识此君易折腾!
探案10:中年男子咳咳咳,病原体竟是……
探案11:野外游玩兴致高,发热皮疹真烧脑
探案12:发热咳嗽治不好,元凶竟是脓肿灶
每周一晚上海医院感染病科与你不见不散!图文编辑:小小牧童马玉燕金文婷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