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公司发展
成立情况
经营范围
所获荣誉
文化活动
公司相关
您的位置:迪康药业 > 经营范围 > 中医刺络 >

中医刺络

所谓刺络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也叫放血疗法。本法对初学者不太严格要求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一、刺络专用工具刺络笔、三菱针、梅花针、拔罐器、医用消毒液、一次性医用手套、消毒医用棉等。

二、刺络时间环境阴暗、潮湿、晦暗、冷冻、黑夜等阴气过旺时机不宜泻血;应在阳气回升的天气和上中午为主(9:00—18:00),视情况可灵活处理。

三、放血的量

少量:如豆,例如,耳尖、头部、四肢指(趾)尖、末梢神经、不好把握的等。

中量:0.5—10ml,例如,劳损、炎症、关节部位、急性扭伤等。

大量:10—60ml,例如,镇静安神、腰腿痛等。

四、注意事项

1.贫血、低血糖、有血液病或出血倾向者;

2.肝肾或心脏有严重疾患、孕妇、年老体弱者宜慎用;

3.泻血当天不可喝酒.;

4.切忌刺中动脉,故在有动脉分布的部位刺络时,极宜谨慎;

5.泻血部位、泻血器具严格消毒;

6.泻血者应佩带口罩、手套;

7.泻血笔、泻血针、拔罐器专人专用;

8.每次泻血总数最多不超过毫升;

9.患者治疗期间的配合:

(1)治疗当天最好不洗澡。

(2)治疗期间不要受凉、受寒和过度劳累。

(3)治疗期间需要活动。

10.治疗常见反映:因个人患病情况不同,其反应也不同,有的患者治疗一次效果就很明显,有的患者几次后才有明显效果,在治疗期间病症出现反复属于正常现象。

五、意外处理:泻血前,要对病患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对放血的顾虑,以免引起患者紧张,发生晕针等意外事故。

泻血引起的晕针与一般毫针针刺所致类似:头昏、眼花、眩晕:重者可能有脸色苍白,脉搏微细,汗出肢凉,血压下降,甚者失去知觉,其除理方法亦同——应立即停止治疗,轻者令患者平卧、双脚抬高、喝点温开水即可;重者可用艾条熏炙百会穴、或针刺人中、涌泉、十宣等。

六、从出血看病法

1、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2、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轻松。

七、泻血适用范围

1、康复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低血压、肝炎、脂肪肝、心胶痛、中风、胸口烦闷、烦燥、各种脱发;视力(视力减退、充血、眼压异常、遇凉风出眼泪等);风齿、牙齿怕凉等;黑斑、老年斑、脂溢性皮炎、小疙瘩;胃肠疾病(胃肠炎、胃酸过多、胃痉挛、厌食症、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口臭、痔疮、手足冰凉、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痛症(劳累过度而引起的头疼、偏头疼、顽固性头疼、肩颈疼、腰疼、神经疼等)静脉曲张、脚气、尿失禁、痛经、便血、月经不调、自然流产;各种皮肤炎(白癜风、红血丝皮肤;皮肤特别黑的人);感冒、鼻炎、咽炎、哮喘、扁桃体炎、失眠、忧郁症、癫痫病、痴呆、慢性疲劳、前列腺炎。

2、保健经泻血身体康复后,即身体的各项功能恢复到与生惧来的健康状态时,进入保健期。

3、美容、美体、生发、美发

(1)美容提升上眼脸、消除下眼脸浮肿(眼袋)、消除粉刺、祛斑、白哲皮肤、缩小毛孔、淡化鱼尾纹、收紧双下巴、瘦脸。

(2)美体丰胸、收紧皮肤、细腿(大、小腿)、减肥。

(3)生发、美发

八、刺络部位刺络部位,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主导,以民间放血疗法为基础,根据本工作室多年实践确定的60个部位。这些部位涵盖调控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功能。

刺络放血疗法,是当前疗效快,治愈后不再复发的治疗方法,只要做到泻血顺序正确,泻血量足,就能把疼痛部位治好,并使全身功能得到恢复,甚至能在某种程度上能使人变得年轻。泻血点(1~10)

泻血点(11~20)

泻血点(21~30)

泻血点(31~40)

泻1~45)·

1号:头痛穴:此穴位可以治疗除脑瘤以外的所有头痛症。1-17-9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可去头屑,使头发润泽发亮,对脱发、忧郁症、记忆力减退也有疗效。

·2号:胃脏穴:此穴位对胃肠炎、胃炎、烧心、胃酸过多、胃下垂、食欲不振等有疗效,并对胸闷、心烦意乱心跳过速等症也有疗效。·3号:根穴:对腹泻、便秘、黑斑等有疗效。对2-3-6号穴位的泻血治疗可使皮肤暗黑的人变白而有光泽。再对8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可以使患者从高血压、中风、痴呆症的从恐惧中解脱出来。·4号:感冒穴:感冒初期对4-18号穴位进行泻血,虽然睡一觉起来就会好,但对患感冒时间过长的人,此穴位是不易泻出血来的,想治好感冒就必须对此穴位泻血到能泻出血为止.治疗感冒有效的应急措施,也可以用电热吹风给脖子的部位加热,或用毛巾裹住脖子维持其温度。邝统华—鬼医智玄·5号:心绞痛穴:此穴位对心绞痛引起的胸闷、心烦意乱等症状有疗效,对低血压、咳嗽、气喘、肺结核也有疗效。治疗心绞痛时与中药配合会有更好的疗效。低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如出现这种现象要当即停止泻血保持其镇定,如出现昏迷状态时要及时对十宣穴进行针剌放血,这样人可以马上苏醒过来。*对于心绞痛、低血压、气喘等疾病,现代医学技术视为不可治愈之症。那是因为,这些部位由于瘀血的存在不能使血液循环正常进行而引起的。可人们只注意对表面现象的治疗,而不去探索血液循环不畅的根源。实际上这些症状对4-32-5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是可以有疗效的。但我不想劝说人们采取泻血疗法,前面所列举的病症都是因为人体内脏器功能已经受损伤而引起的综合性疾病,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在充分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以后才能实施泻血治疗。泻血的顺序应从2号-3号穴位开始,待到泻血效果良好时,要对6号穴位进行泻血,6号穴位也泻出血后再对8号穴位进行泻血。然后可对4-32-5穴位进行泻血,最好要与中药配合治疗。·6号:高血压穴:邝统华—鬼医智玄此部位是高血压的特效穴位,人的血压升高时,只要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血压就会马上降下来。但为了防止复发,再继续按我在这本书上所讲的基准进行泻血,就可以保证高血压不再复发。高血压穴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对慢性疲劳、下肢无力也有很好的疗效。服用人参、鹿茸、蜂蜜等补药后易上火的人,对高血压穴位进行泻血后服用就不上火了。·7号:肩臂疼穴:此穴位对肩部肌肉胀疼等症状有疗效。对于手发凉多汗、手掌干裂等症状,要对7-15-22号穴位进行治疗。40岁或50岁肩臂痛,只要对7-43号穴进行泻血就一定会治愈的。·8号:肾肝穴:此穴位是恢复肾脏及肝功能的穴位。脸色、眼、大拇指内侧发青的,脸上背上有很多小疙瘩的人,都是因肝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现象。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方法进行泻血治疗,是可以消除这些现象的。睡觉起来后腿脚、周身浮肿或突然增加体重的(一个月约2公斤以上),这是由肾功能障碍引起的肥胖,采取正确的泻血疗法,这些症状也会消失。·9号:癫痫穴:此穴位是人体所有神经的必经之路,发生癫痫病的60%是因为此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为了治疗癫痫病,首先要对2-3号穴位进行泻血,待出血后再对6号穴位进行泻血,出血很顺利时,对7-9-1号穴位进行泻血会有更好的疗效。邝统华—鬼医智玄·10胫卵穴:小腿上肌肉发硬成卵状疼痛时,要对胫肌穴进行泻血治疗,脚底硬茧或汗多、粗糙干裂等症要对6号-10号穴位进行泻血,对脚底疼痛和脚气等症状要对6号-10号-31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11号手腕痛穴:此穴位适用手腕疼痛、手腕肌肉酸痛、手关节炎等症状。·12、13号关节炎穴:此穴位是对膝盖退化性关节炎、风痛、肌肉痛等症有特效的穴位。为治疗这些症状,要对12–13-16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大家要知道,为缓解关节炎、高血压、神经痛等症带来的痛苦,经常服用镇痛之类药物是加速导致中风和糖尿病的罪魁祸首)。·14号痔疮穴:治疗痔疮时要对8–14-29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15号鸡皮疙瘩穴:此穴位对手凉、胳膊上长出小疙瘩、鸡皮疙瘩、肌肉疼痛等有疗效,对7-15-22号穴位的泻血可治疗这些症状,同时还可以使胳膊上的黑斑消失,胳膊也会变得有力气。对手心多汗、或干燥也有疗效。·16号关节炎穴:可参照12-13号穴位。·17号视力穴:为了恢复视力,对1–17-20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治疗,如与针灸配合进行治疗疗效会更显著,眼皮发沉、下坠等症状也会消失。·18号唾腺穴:这个穴位对口干舌燥有疗效。口干舌燥、甲状腺等症状是由于肾脏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症。患这种症状的人多数属于五脏功低下,那么不治本,而只注意治表,只能引起副作用。对这种症状的治疗,一定要严格遵循泻血疗法规定的顺序进行治疗,才有可能治愈。一定要遵循2-3,6-8,4-18号的泻血顺序。·19号秃顶补助穴:单独对此穴位进行泻血的情况是没有的。对头疼、秃顶、脱发等症采用泻血疗法进行治疗时,头皮上的瘀血用手就可以摸到的。在头痛穴泻不出瘀血时,对此部位进行泻血。·20号视力穴:与17号穴位的泻血相同。21号肘关节穴:适用于治疗此部位的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症状。·22号臂斑穴:按名称治疗其症状.还可消除胳膊上的疙瘩,黑斑及肌肉的酸痛等症,还会使臂力倍增。邝统华—鬼医智玄·23号脚腕痛穴:脚扭伤或有关节炎,有酸痛的症状时,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有疗效。治疗时23-24号穴同时泻血。·24号脚腕痛穴:与23号穴位相同。·25号侧痉挛穴:此部位抽筋、发烫发烧或发凉并有疼痛感时,可对25-16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治疗。邝统华—鬼医智玄·26号脚气穴:对有脚气的脚指头上面的部位进行泻血就可以。脚汗多的症状要对6-10-26--27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27号脚气穴:参照26号内容。·28号两班穴:盘腿坐时有酸痛感或因肌肉僵硬无法继续打座时可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29号痔疮穴:对肛门(痔疮)进行治疗时,要对6-14-29号进行泻血治疗。·30号食积穴:胃痉挛或患急性食滞(积食)症时可用的穴位。首先要对2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后才能进行,此穴位可以看作是胃脏穴的辅助穴。·31号中风穴:此穴位不仅对中风有疗效,而且对脚底疼痛、脚底脚气等也有疗效。有中风症候的高血压患者,如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会出现触电般的疼痛感,但若缓解了高血压、无中风的危险时,用泻血针刺也不会有太疼的感觉。患中风以后3天之内,对6-1-9-31号穴位按顺序进行泻血治疗会有很大的疗效。但三天过后再进行泻血治疗,疗效就不明显了。(可参考中风篇)邝统华—鬼医智玄32号气管炎穴:参考第5号。·33号膝窝(筋)痛穴:腿筋发涨有疼痛感时对33-38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治疗。·34号肾合痛穴:由肾功能障碍引起的综合反应,出现胃周围肿胀和手压疼痛的感觉时,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会消肿止痛。邝统华—鬼医智玄·35号臂肘疼穴:肘部有发涨和疼痛感时使用此穴位。·36号黑斑穴:此穴位适用于脂溢性皮炎,小疙瘩、红血丝皮肤、黑斑等症。·37号前筋肌痛穴:此部位发涨、肌肉酸痛时适用。·38号膝窝疼穴:此部位发涨、肌肉酸痛时适用。·39号风齿穴:此部位对风齿、牙龈肿胀、酸痛,口臭严重、牙疼厉害等症有疗效。但除掉牙石以后进行治疗才能防止复发。邝统华—鬼医智玄·40号耳鸣穴:在供血不足或血液循环不畅时也会出现耳鸣的现象。只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引起的耳鸣可使用此穴位。但因贫血而引起的症状要对2-3,6-7,9-40号穴位按顺序进行泻血治疗才有疗效,对轻微的耳聋也有疗效。41号骨盆疼穴:肌肉疼痛、两腿成剪刀式时有疼痛感可使用此穴位。·42号骨盆疼穴:与41号相同。·43号肩臂疼穴:肩部的肌肉疼,特别对40肩痛和50肩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对7-3号穴位要同时进行治疗。·44号前痉挛穴:经常抽筋和因皮肤干燥而瘙痒时使用此穴位。·45号关节炎穴:蹲起时有疼痛感觉和浮肿的时候用此穴位。

46号高尔夫痛症适应穴出现高尔夫痛症,各种肌肉痛,中风后关节脱臼等症状时进行泻血治疗。

47号鼻炎适应穴患鼻炎,流鼻涕时,治疗过敏性流鼻涕,咳嗽可实施静脉切泻血术治疗。

48号眼球干燥症适应穴因眼内分泌物减少而眼球干燥伙流行性结膜炎及各种眼病引起的眼球充血严重时,对20-48号穴进行静脉切泻血术治疗。

49号歪眼适应穴因中风而嘴歪时,对39号风池穴进行泻血治疗不见好转,对1-9-49追加泻血。

50号前麻痛副穴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脚趾溃烂时,对24号穴位泻血无明显效果就对50号追加。

51号生理痛穴治疗痛经,寒散,月经不调,不孕,卵巢囊肿,自然流产等对2-3-6-8-51泻血

52俞府穴恢复肺脏功能首选

53肝脏穴右边肋骨肝脏位置

54大肠穴肚脐向外四指,恢复胃肠功能2-3-54

55侧胸穴乳头向外7寸,作为52号穴的辅助穴

56大椎穴治疗颈椎病,头部疾病

57肩井穴治疗肩臂疾病

58肾脏穴第一腰椎旁开5寸,10寸共4个穴位,泻血首选

59后头穴1号穴向下3寸,血液通往头部必经之路,治疗头部疾病时先对59号泻血,再泻1号穴

60心脏穴用于对心脏的应急泻血,檀中向左旁开1寸,即心脏位置,共3罐

注意事项

1号(头痛穴)17号(视力穴)20号(视力穴)18号(唾腺穴)4号(感冒穴)32号(气管炎穴)5号(心绞痛穴)2号(胃脏穴)3号(根穴)9号(癫痫病穴)7号(肩臂痛穴)30号(食积穴)8号(肾肝穴)6号(高血压穴)的位置千万不能调换。这些穴位的血液流向,向一个方打通了,才能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其他的穴位从人体结构角度上看,从人体运动时肌肉移动的解剖学角度上看,是瘀血容易堆积的部位。参考诊断篇的内容,熟读有关瘀血的内容,理解了其原理的话,稍微移动了泻血的位置也不会有副作用的。

肌肉肿胀时,对其疼痛的部位直接进行泻血治疗也可以。但这只能是临时性的治疗措施。要达到痊愈的治疗效果,首先要对2号(胃脏穴)3号(根穴)进行泻血,待泻血效果很好的时候再对6号(高血压穴),8号(肾肝穴),7号(肩臂疼穴)穴位实施泻血治疗,然后才能对其他疼痛部位直接进行泻血治疗。2号(胃脏穴),3号(根穴),6号(高血压穴),8号(肾肝穴),7号(肩臂疼穴)是恢复人的五脏六腑功能的穴位。所以首先对此几个穴位实施治疗,待泻血效果很好时,再选择疼痛部位进行泻血治疗,这样才能防止因体弱而导致的贫血或全身不适四肢酸痛等症状的出现,顺利地完成治疗过程。

泻血与疏通下水道一样,把人的心脏看作是一个水泵,那么血管就是水道,疏通水道必须从源头开始,要把泻血过程当作是在疏通水道的过程就是了。为什么首先要对2号(胃脏穴),3号(根穴)穴位泻血治疗呢?这是因为泻血疗法再好,没有良好的体质作基础是不行的。2号(胃脏穴)和3号(根穴)穴位与树的根茎是一样的,只有树根能够吸收到充分的营养,树枝才能茂盛。不管多么虚弱的人,只要首先对这个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就不会有体力不支的现象出现。所以说,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且泻血效果很好话,那么就说明肾功能得到了恢复。需要长期进行泻血治疗时,若服用蜂蜜和竹盐、干虾皮、含铁剂、葡萄汁,就会增加人的造血功能。特别是竹盐是不可少的,长期进行泻血,人体内的盐份浓度会下降,血液中的盐份浓度下降,外界的细菌会容易侵入人体的,这种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和人体内的白血球相遭遇博斗会导致发烧或呼吸困难等。以上用来培训教材的刺络放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以下这些经验同样效果好。

九、刺络经验

1、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进行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2、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3、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4、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5、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6、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7、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8、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9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10、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

11、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12、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13、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14、肩周炎: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15、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16、阳萎病:(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

17、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18、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19、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20、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

21、眼睛羽状一肉: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

22、中耳炎:外踝关节刺血。

23、癫间:方1、太阳,曲泽,委中,阳交。方2、少商,人中刺血。肝俞,大椎拨罐15分钟。方3、后颈骨低部找出痛点及内关穴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24、精神病: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

25、背诊要点: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

26、头痛:主穴,太阳(颞浅V);辅穴,后头痛委中,头项痛尺泽,头顶痛印堂)

27、血管性头痛:主穴,太阳,曲泽(贵要V;辅穴,尺泽,印堂,鱼尾

28、脑血管意外:主穴,太阳,曲泽,委中(腘V);辅穴,委阳,腰腧,阳交,手足局部

29、脑外伤后遗症:主穴,太阳,印堂;辅穴,阳交(胫前V)

30、风湿性关节炎:主穴,肩尺泽,;辅穴,肘曲泽,腕中禇、阳池,髋环跳、委阳,膝足三里、阴陵泉,踝足背。

31、肩周炎:主穴,尺泽,外关;辅穴,曲池,曲泽,肩俞,肩贞

32、坐骨神经痛:主穴,腰俞(椎外V丛),委中;辅穴,委阳,阳交,环跳,丘虚

33、急性腰扭伤:主穴,腰阳关;辅穴,委中

34、慢性腰痛:主穴,腰阳关,腰俞;辅穴,风市,上缪,长强,委中

35、颈椎病:主穴,太阳,尺泽(肘正中V);辅穴,大椎,委阳(小隐V)

36、五官疾病:主穴,太阳;辅穴,印堂,听宫,阳白

37、面瘫:主穴,太阳,下关,阳白;辅穴,鱼尾,四白,地创,颊车

38、三叉神经痛:主穴,太阳;辅穴,地仓,颊车

39、荨麻疹:主穴,曲泽,委中;辅穴,曲池

40、乳房肿块:主穴,曲泽

41、腱鞘炎:主穴,;辅穴,合谷,曲泽,尺泽,列缺

42、骶髂关节炎:主穴,腰俞,委中,阳交(均为左侧)

43、不孕证:主穴,腰阳关,曲泽,阴陵泉

44、遗尿症:主穴,腰俞,腰阳关,太阳

取穴原则:最常用的穴位:头部的太阳,上肢的曲泽,下肢的委中。血络:指皮下浅部V血管。太阳、太阴、厥阴三经为多血少气,宜刺血。常选取四肢肘关节、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处的血络来治疗头面、躯干疾病。腰以上者,手太阳阳明皆主之;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刺络放血的不传之秘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漆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放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刺血前应拔罐引气。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yaoz.com/jyfw/610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