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铺垫了很久,前戏足够长。
蓝光和杨铿的“二当家”张巧龙还是选择了彻底告别,14年的蓝光生涯画上了句号。拥抱了一家大部分人听都没有听过的,广西本土房企彰泰集团。
对于蓝光来说,张巧龙的正式离开,并没有什么意外,从年递交了书面辞职报告后,大半年的时间,各种程序和动作,只为一步步淡出蓝光管理层。
一位接近蓝光的相关人士跟天雷说,从分手的动作来看,双方彼此给足了情面,张巧龙的离开要比之前的张志成和魏开忠等核心“旧臣”体面很多。
熟悉蓝光的朋友可能知道,在追求规模和行业排位及多元化的同时,蓝光老板杨铿一直想找到一位最得力的帮手。
有个靠谱的“二当家”、老板退居幕后稳做“甩手掌柜”是很多民营房企老板的内心真实渴望。
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大家看年前后甚至更早几年,很多民营房企的老板绞尽脑汁挖来的高管大多是当地房地局的一些干部,这些干部“下海”带来了资源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年前后,张志成从成都市青白江房管局正式“下海”,加入蓝光,辅佐杨铿,从总裁办主任开始一步步成为了蓝光的“二当家”。
15年的时间,这位尽职尽责、比较谦和,不事张扬的“二当家”为蓝光立下了汗马功劳,业绩规模拉动、产品系开发提升,核心区域的聚焦等等。
但接近蓝光的相关人士透露,张志成当时的辞职既突然又坚决,头一天递交了辞职报告,第二天公司就发布公告对外宣布,貌似看不出公司一丝的“挽留”。
如果说张志成的离职比较突然的话,蓝光另一位重要“功臣”,魏开忠的离职则更多少有些“尴尬”。
年,魏开忠从协信加盟蓝光,从营销副总裁、常务副总裁,升任蓝光发展首席运营官(COO)兼四川蓝光和骏实业公司总裁。
可以说是蓝光从四川走向全国、规模剧增时期的关键人物,其间蓝光发展规模增长,在魏开忠的带领下,蓝光在改善型产品上重点发力。
但据说因指标KPI、回款率和项目管理不达标等原因,魏开忠COO的头衔被免去,从总裁被降职为副总裁。成为最终离开蓝光的导火索。
有媒体评论,蓝光这则任免通知,火药威力相当大,关乎职业经理人的职场自尊心。
从飞速升迁到“黯然出局”,魏开忠只是蓝光近些年离职高管的一个缩影。
在一切皆以结果为导向的蓝光,高管走了又走,见怪不怪,有的高管火箭升迁但走时不带走一片云彩,有的高管离开突然、又莫名其妙。
蓝光的朋友一语中的:杨老板的心思谁能懂?
02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接棒COO的余驰都成了杨老板新的依靠。
这位85后的“少壮派”年轻有为,从老板秘书开始稳扎稳打,近十年的时间,一路晋升到蓝光地产总裁的宝座。
但今年4月,成都一个项目的退股风波,主导拿下该项目的余驰被降职,还罚款万元,职位从联席总裁降为了常务副总裁。
魏开忠被降职的“戏码”在余驰身上同样发生,杨老板的“铁腕管理”可见一斑。
似乎所有的老板又都是一个矛盾体,一面想扶持自己的“心腹”快速成长为“左膀右臂”,但面对很多未知的路途,内心深处又更相信所谓的“外来和尚好念经”。
资历和经验能否承担起蓝光搬迁上海后的新野心和新目标,未知的地方太多。对于余驰是这样,对于张巧龙也是这样。
蓝光的朋友透露,张巧龙的离去不是偶然,虽说帮助蓝光跨越了千亿的目标,但去年蓝光总部要搬迁上海之时,张巧龙离职的想法就已经萌生。
总部搬迁上海,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全新的市场和全新的机遇,但对于很多职业经理人尤其是习惯了原先固有区域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更多的是荆棘和不确定性。
于是显著的变化开始在蓝光发生:更多来自头部房企的高管和职业经理人不断加入。
来自华润置地的迟峰成为了杨铿想要的那个理想中的“二当家”,某种意义上来说,迟峰的到来也加速了张巧龙的离职,迟峰加入蓝光后,很多实权明显向其倾斜。
多说几句关于迟峰的。迟峰有华润置地的多年履历,但基本都是以负责单一区域市场为主,无论是江苏大区总经理还是华东大区总经理,跟很多房企“明星高管”相比,单就职业经历而言,似乎缺少了全国操盘和全国管理的经验。
不少业内人士都说,这一“短板”会不会成为后续蓝光进一步全国化发展的一个“掣肘”,还需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有一种观点,迟峰选择离开华润有些“不可思议”但又“情理之中”,不可思议在于迟峰毕竟已经在华润工作了20年,属于真正的老华润人了,“情理之中”在于从区域一线被调去负责物业板块,多少有点“明升暗降”之嫌。
但对于蓝光和杨铿来说,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既然总部搬来上海,要加码、要重仓华东,对华东市场知根知底的迟峰就比较适合。
“前任们”抓回款不利的事情迟峰自然也略知一二,于是在一上台后的总裁工作会议上,迟峰就给杨老板秀了一把“铁腕管理”:临时调整了公司年的任务计划,要求回款在年的基础上上浮15%。
迟峰的工作经验和资源集中于华东,但蓝光西南不断下滑,华中和华南提升乏力的现状愈发凸显。
在营销这个重中之重的岗位上,迟峰没有从华润挖人,而是找来了禹洲原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张日芳。
张日芳在禹洲营销负责人这个岗位上也就一年多的时间。禹洲之前有龙湖的工作经历。
去年禹洲上海公司雷人的“杜蕾斯”礼品策划事件一出,张日芳在内部工作群痛斥禹洲上海公司相关人员,“垃圾”、“耻辱”当时被不少自媒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