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市场预期,停牌半年的万科,集合竞价结束后遭遇余万单跌停封单,以21.99元/股的跌停价开盘,超过亿元的资金选择出逃。
9时15分集合竞价开始后,高位停牌半年的万科仅遭遇5万余手跌停封单,该封单数在集合竞价阶段还不断减少,最低时封单数不到手。但集合竞价结束时,封单量瞬间上升至万手,按跌停价计算,有.76亿元资金选择出逃万科。
而在9点30分开盘后,万科跌停封单还在不断上涨,截至发稿达到.38万手,而换手率仅0.01%,显示买入资金匮乏。
12月18日,为阻击宝能的举牌,万科A股以筹划重大事项为由停牌,停牌股价为24.43元/股。在7月1日,万科公告引入深圳地铁的重组方案,万科以15.88元/股的价格,向深圳地铁增发股份,购买旗下的前海枢纽、安托山两项目地块,作价.13亿元。
重组方案过低的增发价格,加之愈演愈烈的万科股权之争,市场普遍看跌复牌后的万科股价,市场曾预计,万科将遭遇2-3个跌停。
延伸阅读
万科股权之争给中小股东的三大启示
截至6月最后一天,万科H股自今年1月份复牌以来已经下跌三成左右。这意味着,万科A股复牌后,27万多万科中小股东很有可能会殃及。这一后果折射出上市公司股权争夺,与中小股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启示一:争夺控制权没错,但“胜者全得”或触碰中小股东利益
截至年1月,中国股市中有1.06亿自然人投资者,而沪深两市仅有家上市公司。20多年来,像万科争夺战这样对上市公司股权与控制权的争夺频频出现。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为了避免内部人控制和对管理层外部监管,外部的资本可以发起控制权争夺,从而形成了公司治理的外部压力机制。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控制权争夺本来是资本市场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但北师大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认为,从万科争夺战多个回合“你死我活”的惨烈程度看,畸形的控制权之争,恰恰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哪怕某一股东不能以51%比例绝对控股,但只要是大股东,就能形成‘胜者全得’,对上市公司形成操盘控制。”
实际上,上市公司中的控盘者和内部管理层觊觎他人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也是监管层长期担心的一个问题。记者了解到,大股东小到派人乱拿高薪,大到直接将上市公司资产变为己有,这些现象在一些公司都曾出现过。近年来,监管部门也一直在打击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行为。
此前已有多起案件引起资本市场高度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怎么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