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文一与国购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安徽两家本土房企达成战略合作,让与会捧场的房地产乙方代表和业务员们欢呼雀跃,赞誉瞬间刷爆朋友圈。什么“强强联手”,什么“安徽本土的骄傲等等。
而实际情况是,文一与国购6月1日达成合作是关于一桩股权交易问题。详细情况见下图。
关于上文提到的安徽省瑞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瑞真商业”)的有关情况,笔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瑞真商业的投资人是安徽省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瑞泰置业子公司)和安徽瑞泰置业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95%和5%,而瑞真商业注册资本2亿元,法定代表人是周文先生,其实背后的际控制人还是周文育先生。
文一子公司瑞真商业与国购之间的股权收购协议,背后牵涉的是一家早就面临退市风险的名为“中发科技”(指铜陵中发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多次股权变更问题。
早在年,*ST中发()实际控制人由陈邓华变更为上海宏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葛志峰。
公开资料显示,*ST中发()的控股股东为铜陵市三佳集团,三佳集团的控制人为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持股比例90%,中发控股集团持有剩余的10%股份;而中发系的这2家企业均为浙江人陈邓华掌控。
对于中发科技原实控人邓华来说,年放弃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实属无奈。年5月至年5月,中发集团(三佳集团股东)因流动资金所需,累计向上海宏望借款2.85亿元。但是,最终未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全部还款义务,中发集团及相关方不得不将所持三佳集团合计70%股权,用以抵偿其所欠上海宏望的相应债务。
而仅一年时间,年5月,中发科技实际控制人葛志峰又将其持有的上海宏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权,协议转让给国购机器人。彼时,国购机器人间接控制中发科技.33万股,持股比例为17.09%,股权转让行为导致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由葛志峰变更为袁启宏(安徽国购投资集团董事长)。
国购机器人隶属于国购集团,是国购集团向高科技和智能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首个大型实体企业。国购机器人设立于年12月19日,注册资本10亿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服务机器人、机器人自动化智能装备等的投资、开发、生产、销售。
虽然有了国购机器人科技题材的接盘,既为了阻击紫光集团举牌争夺控股权问题,又与智能机器人行业经验不足,相关技术、人员储备不足,后续发展情景并不明朗等关联。一年后的时下,国购持有的上海宏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权卖给如今的文一子公司“瑞真商业”。
概括来说,一个面临退市风险的“中发科技”上市公司,控股权几番轮转,由上海中发——上海宏望——国购——文一;实际控制人由邓华——葛志峰——袁启宏——周文育。
而在对“中发科技”的股权争夺战中,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紫光集团一直“虎视眈眈”。无论是为了阻击紫光集团的野心“举牌”,还是文一最终获得中发科技控股股东的位置,业内人士指出,两者都看好“中发科技”的壳资源价值,而这让外界建立起文一用子公司控股注资或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的联想。
但鉴于文一地产业务突出的特征,收购一家科技类上市公司壳资源,业态不对等,资产如何重组?而“瑞真商业”此前发布公告表示,在未来一年内可能改变或调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对资产、负债、董事、监事和高管进行调整等,都颇值得期待。
而在房地产界,借壳上市的近期案例是四川蓝光地产。年4月,“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也由“迪康药业”变更为“蓝光发展”,蓝光成功实现借壳上市。
随着文一近几年的快速扩张疯狂拿地,土地储备不断增加资产负债率提升,急需大量资金维持高周转。如果未来借助跳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新融资渠道打开,当然利好自身发展。
近期,在资金需求方面,文一也表现出了渴求之态。以滨湖亩“巨无霸”地块为例,该项目的运作公司为文一投资控股集团滨江置业有限公司,虽然注册资本1个亿且法定代表人是周文育先生,但该公司实际投资人是“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和“安徽瑞泰置业有限公司”。股东变更前,安徽瑞泰控股%;股权变更后,深圳平安大华(简称)持股90%,安徽瑞泰仅占10%的股份。
据此深剖,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人是平安大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后者的主要投资人分别是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大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三亚盈湾旅业有限公司。“平安信托”出资最多,达1.亿元。当然,平安信托背后的“金主”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信托旗下的“深圳平安大华汇通”对外投资参股家企业(含房地产业),除了文一滨湖亩地块外,还投资参股了我们熟悉的部分企业。比如安徽中城置业(深圳平安大华汇通占股5%)、南京正荣德信、苏州蓝光置地、重庆京东方、天津宝能投资等。而母公司平安信托对外投资参股的企业也高达82家,包括中国葛洲坝、广州富力地产(重庆)、绿地集团北京京坤置业等。
当一家房企拿下地块后,一个人玩不转或有其他战略考量,会引入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或者一般投资伙伴,这些都会根据房企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而文一滨湖76.89亿的“地王”项目,有了“金主”平安的助力,资金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更重要的是,借鉴年平安信托PE投资蓝光集团,并助力其年成功实现A股借壳上市的案例,文一“借壳”为上市铺路的联想不无可能。
如今,年过半百但雄心勃勃正值事业旺盛期的周文育先生,能否在母亲罗其芳女士已过八旬的年纪里,将筚路蓝缕辛劳打拼的文一部分业态成功上市,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