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华润三九展露其外延并购想法的2个月后,一项并购案就落实了。这家公司打算用自有资金收购蓝氏国际医药投资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持有的圣火药业集团%股权,交易对价共计18.9亿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圣火药业集团拥有3家医药业务全资子公司,分别为圣火医药公司、圣火化妆品公司、圣火进出口公司。圣火药业集团以生产、销售口服心脑血管药物为主,主要产品包括血塞通软胶囊和黄藤素软胶囊,公司在慢病管理方面有一定基础,拥有生产规模及生产技术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的软胶囊生产线。
华润三九公告称,在该股权交割前,圣火药业还需将其非医药板块完成剥离,包括昆明杏林大观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华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昆明中凰酒店有限公司、昆明阿拉沪农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以及云南华炬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注销等。
年1-2月、年,圣火药业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32万元,4.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万元,.11万元。
按照收益法,以年2月29日为评估基准日,交易标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8.90亿元,评估增值额15.02亿元,增值率.92%。
根据业绩承诺,圣火药业集团年-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2亿元、1.4亿元。而华润三九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7.86%。据此计算,圣火药业集团承诺净利润不足华润三九的三分之一。
华润三九年报显示,年末,其货币资金仅为9.73亿元,与本次交易额18.9亿元相比,华润三九收购这家净利润仅为自己三分之一的药企将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对此,西南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朱国广称,华润三九此举虽然有些激进,但是一方面为了适应目前行业大的并购潮以及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承担一定的资金压力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在企业扩张过程中,新品研发是关键,相对于新品研发需要的漫长周期和时间成本和研发成本相比,并购将有助于企业在短期内补充大品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近两年来,医药行业并购就持续升温,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并购共起,在国内并购市场位居第三位,占比达7.32%。今年仅一季度,A股市场涉及医药健康的并购已有51起,资金总额约亿元。
朱国广认为,医药行业的并购潮也是大势所趋,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保控费;两票制(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医院再开一次发票)。“这些因素都导致药企成本迅速上升,利润被进一步压缩,经营不好的药企要么倒闭,要么被并购。”
仅成都高新区,就有生物医药企业家,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医药和医学工程两大产业集群。然而现在,仅有几家老牌大型药企例如成都地奥集团、康弘药业、恩威集团、迪康药业还能坚持保持稳定业绩,其他多家药企在近两年的行业调整中,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甚至经营困难。
一位不愿具名的成都药企高管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年6月前,国内药品价格管理由物价部门制定药品最高零售价,很多药品多年来并未调价。“企业原料、人工成本却持续增加,药企不得不自行谋生存之路。”
除了定价机制滞后,上游原料供应商过于单一,也是影响行业的重要因素。“一旦原料生产不足、技术改造或其他原因导致供应不足,药企只能干着急。”前述高管指出,“对于很多功能性处方药而言,药企利润过低,打击了生产积极性,不愿意再经营,而希望将企业变卖。”
据东方证券研报显示,中国制药企业中,目前有70%以上的企业营收不足万元,近20%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若按照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投入亿元-亿元技改花费测算,平均每家医药企业将投入万元-0万元,改造费用将使中小企业付出2-3年的经营利润。但从行业角度来看,新版GMP改造将加速淘汰落后的中小企业,为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提供并购和扩张的机会,促进行业集中度提高。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