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市场医保之变:君实携手AZ对抗百济!MNC出局?
千亿药企缔造者登顶亚洲首富!大健康行业新增33位上榜富豪
9家中药企业净利超%!人大代表建议加快中药及配方颗粒进集采
全国政协开幕!张伯礼、于清明、孙飘扬、李燕、耿福能等代表委员最 国家卫健委召开年全国药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明确了今年药政工作的七项重点工作;北京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刘向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9亿并购踩雷,亚太药业拟被顶格处罚……本周医药圈有哪些新闻值得
基药目录调整传出最新消息
3月1日,国家卫健委召开年全国药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明确了今年药政工作的七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基本药物制度落地落实、扎实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切实做好国家集采药品临床配备使用工作、全面加快药品使用监测建设、稳步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促进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债、深化药物政策研究。而在基药重点工作方面,具体内容就包括:抓好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加强基本药物制度评估宣传;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澎湃新闻)
点评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基药目录将要调整的消息就已传出。而提起基药,备受业内
反腐重拳!同仁堂两高管相继落马
3月4日,北京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刘向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年年底,同仁堂委托的蜂蜜生产企业因大量使用过期蜂蜜遭曝光。14名相关责任人后来被处理,其中就包括刘向光,其被撤销党内职务,免职,降为普通职工。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因该事件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同仁堂集团总经理、同仁堂股份董事长高振坤,已于10天前,即2月22日落马。过期蜂蜜问题发生时,高振坤任同仁堂股份董事长,刘向光为总经理,系搭档关系。(北京市纪委监委、长安街知事)
点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很多消费者都对同仁堂的这副对联印象深刻。守护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要紧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坚持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加大问责力度,督促各级管理人员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形成以落实责任促进监督管理的良好局面,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9亿并购踩雷,知名药企拟被顶格处罚
亚太药业子公司财务造假一事落锤。3月1日,亚太药业公告称,其已于2月2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告知书显示,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依据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浙江证监局拟决定:对亚太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时任亚太药业董事长及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副总经理等近20位董监高及相关当事人给予警告,并处3万至30万元不等的罚款。(蓝鲸财经)
点评
这一场始于年的收购案,因为收购标的的财务造假,把上市公司一并拖入泥潭。在业内看来,9亿现金并购失去对子公司的控制权,还因为业绩造假被证监会顶格处罚,这仿佛是一场“遇人不淑”“引狼入室”的并购闹剧。有分析人士指出,药企不能做好严格自己的行为,而在财务方面采取小动作是非常不可取的,无论是知名药企还是私人民营企业。另外在面对并购事件时也要采取同样的态度才能避免被拖入泥潭,严重打击虚增利益的行为,药企还需要擦亮双眼,否则要面临的不仅是证监会的行政处罚,还有受损投资者的索赔。
山西省药品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来袭
3月2日,山西省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年全省药品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按照计划要求,检查从年3月15日开始,12月3日结束,批发企业(含零售连锁总部)以疫苗、血液制品、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中药饮片等品种为重点;药品零售企业以处方药、中药饮片、冷链药品为重点。此外,山西省还将开展药品经营行为暨执业药师“挂证”、处方药销售不合规专项整治、中药饮片专项整治、网销售药品专项整治、集采中选品种专项整治等。(山西省药监局)
点评
在业内看来,加强全省流通环节药品质量监管,对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强化流通环节药品质量安全管控,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等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药品经营企业而言,除了依法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外,还应该对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开展全面自查、梳理风险隐患。在“四个最严”监管要求下,企业莫要以身试法,否则将是自身无法承担的结局。
三生制药被曝撤销重磅产品推广岗位
3月3日,业内消息称,“2月28日起,礼来中国与三生制药及其附属公司正式停止合作推广优泌林系列产品及优泌林预充系列产品。公司内部决策层决议,将撤销所有三生制药集团营销中心代谢治疗领域事业部优泌林产品推广的相关岗位建制。”若上述暂停合作消息属实,礼来收回该产品,那么三生制药为此扩大的相关销售团队无疑也将解散。据上述爆料消息称,三生制药暂时还没公布赔偿政策,但是相关员工可以内部转岗,也可以自己出去找工作。(新浪医药)
点评
随着带量采购、医保谈判、一致性评价等医药政策的落实,医药产业结构大调整,药企原有的销售推广模式也势必一去不复返。对于药企来说,成熟产品一旦被纳入集采,后续加大推广成本也有待考虑,而带量采购促使药企更加注重节约生产营销成本,推广方面的投入该省也得省。未来,药企裁员、优化产品线也会是司空见惯之事。
两大跨国药企高管发生变动
3月2日,罗氏制药宣布,罗氏制药中国普药事业部、特药事业部总经理徐晓峰由于个人原因,将于年3月31日离开公司,寻求外部发展机会。徐晓峰于年2月加入罗氏制药,曾任战略优化及运营副总裁等职位,后担任普药事业部和特药事业部副总裁,参与罗氏制药中国多个核心战略的制定,其离任罗氏制药后,特药事业部暂由罗氏肿瘤第一事业部副总裁钱巍代管。另据业内反馈,欧加隆女性健康事业部BUD王辉也已确定离任,目前新总监尚未确定。(医药代表)
点评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集采常态化进展之下,部分跨国药企业绩已然受到一定的影响。现阶段,国内的仿制药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这些都在倒逼跨国药企谋求业务转型,积极寻找院外市场合作的机会,并同时专注于新药的研发创新。而在此背景下,必将带来因为业务发展而做出的一系列人事调整,也引发中国医药行业的人事大调整。
整理:张松
编辑:陈雪薇
热点、干货全都有!扫码加小编入群备注“姓名+公司”朋友!“在看”一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