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到亚运,三人篮球国家队男队(以下简称“中国男队”)和女队(以下简称中国女队)的队员们用他们的冠军经历书写了草根传奇。重新回顾比赛,我们发现中国女队虽然一路轻松晋级,并最终夺冠。但事实上,在这枚金牌背后,是队员们不懈的努力与坚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女队的队员们,重温她们在亚运会比赛中的经典时刻,了解一下她们的夺冠“法宝”。
中国女队夺冠后合影,左起:张芷婷、姜佳音、李颖韻和迪拉娜·迪里夏提
“拼命三郎”姜佳音
作为这支中国女队里典型的“拼命三郎”,本次亚运会上,姜佳音在攻防两端都给予了球队重要的帮助。特别是在最后决赛上,面对对方球员的扑防,她迎着防守直接命中一记远投,完成爆分绝杀的画面,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决赛上,姜佳音远投绝杀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夺冠当日,恰逢姜佳音23岁生日。这一路走来,姜佳音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摔倒了可以再站起来,累了可以休息会再继续前行,但她永远不会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
皇天不负有心人,那一块亚运会金牌也成为她收到的最难忘的生日礼物。
“使人成长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这是我收到的最难忘的生日礼物,同时我也要感谢所有的幕后人员。路途或许很辛苦,但相信一定会走过去。恰恰是这些让你当下感到痛苦的东西,才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继续前行!”
——姜佳音
追梦的路或许很长,
也可能会有太多弯,
但“向上”永远是最好的方向!
“第一高度”张芷婷
本届亚运会的赛场上,作为中国女队的第一高度,张芷婷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决赛中对阵日本女队,张芷婷在比赛中将她的低位背身单打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令对手毫无办法。
低位卡位接球,背身运球推进,篮下打板命中,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全场比赛下来,张芷婷利用着出色的低位技巧,砍下了5分,最终帮助中国女队以21:10大比分战胜日本女队。
对阵日本女队,张芷婷内线强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张芷婷在赛场上稳定高效的低位进攻,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努力训练。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平时训练中的全力投入让我有了如今的水准,为了不让自己留有遗憾,我会继续努力,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张芷婷
成功不是偶然,努力才是必然。
赛场上一个看似轻松潇洒的动作,
可能需要赛场下一千遍、一万遍的练习。
当努力达到了一定程度,
一切就将水到渠成。
“百步穿杨”李颖韻
赛场上,命中一记应答球(应答球,英文名“answerball”,是指在篮球比赛中,一方队员投中一球后,另一方立刻以相同的方式回敬对方一球。),往往能够有效提升全队士气,从而打击对手。
本届亚运会上,来自中国女队的李颖韻化身神射手,多次在外线以应答球的方式给予对手致命打击。
对阵马来西亚女队,李颖韻命中应答球
谈及这些进球,李颖韻显得很是兴奋。
“在赛场上我总是希望尽己所能帮助球队打开局面。当对手在比赛中投进远距离两分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如果她们可以做到,那我们也可以做到。抱着这种不服输的劲儿,我的两分出手就更加稳健。”
——李颖韻
只要不服输,
失败就不会是定局。
当你在比赛中面对强敌敢于还击,
你就已经一只脚踏进了胜利的大门。
“防守屏障”迪拉娜
能够披上国家队的战袍,对于迪拉娜·迪里夏提来说,已是足以铭记一生的事情。这一次,她更是抓住了机会,在亚运会的赛场上一展所长。
这次亚运会,迪拉娜的表现可圈可点。场上的她展现出了顶尖的防守水平,在对阵女队的比赛中,迪拉娜多次让对方出现12秒超时违例的失误。正是凭借其在防守端的贡献,中国女队一步步将对手逼入了绝境之中。
对阵日本女队,迪拉娜贴身紧防对手,并送出大帽
“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觉得意犹未尽,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了。因为有了大家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才有如今的我。我会继续努力,继续加油!一段征程的结束,也意味着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迪拉娜·迪里夏提
时光一去不回头,
抓住每一个当下,
再苦再累也要奋斗飞翔。
凭借着在场下的努力付出以及场上的坚决果敢,中国女队在本次亚运会上,有如狂风暴雨般席卷整个赛场。她们一路横扫晋级,并成功夺冠。
风华为人杰,巾帼逞英豪,难忘姑娘们在场上驰骋的英姿!未来中国女队还将在世界舞台上,迎来更多更大的挑战,希望她们在未来的征程中,能够延续状态,再创新的辉煌!
了解更多赛事相关信息,
报名参加比赛,
欢迎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