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摘要:股价偏离基本面,热点概念全无关。
作者
AK
随着再度提示多个风险,以及控股股东大手笔被动减持,12月22日,已经收获了五连板的蓝光发展股价终止涨势,截至收盘,公司股价大跌7.77%,报收2.61元/股。
多重风险压顶
12月21日晚间,蓝光发展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披露了多个风险因素。首先,债务重组方案尚无实质性进展,截止年11月30日,公司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81亿元。
其次,股价涨幅严重偏离基本面,月内累计涨幅67.46%,但业绩持续下滑,今年前三季度,营收.56亿元,同比减少52.65%,净利润巨亏67.05亿元,同比减少.06%,且近期拟对外转让项目,预计将会减少当期利润14.88亿元。
转让项目的情况在另一公告中有所披露。为推进蓝光发展项目的建设及交付,蓝光发展近期计划将拟持有的重庆炀玖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进行对外转让,涉及下属三个房地产项目,分别为重庆未来城亩项目、重庆芙蓉公馆项目、天津津南小站亩项目,交易采用承债式收购的方式进行,由股权收购完成后的公司继续承担协议约定的标的负债。
同时,还澄清了公司不涉及热点概念事项,最新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公司无影响。
说明了控股股东存在流动性风险,其所持公司股票作为担保品的股票质押交易违约,部分股票已被相关金融机构进行违约处置。截止年12月19日,其持有公司股票累计冻结11.08亿股,占其所持股票的72.83%,占公司总股本的36.53%。
当天一同发布的还有控股股东集中竞价被动减持的公告,蓝光集团以其持有的公司股票作为担保品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融资融券业务,根据协议约定被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强制处置程序,今年6月23日-12月21日,蓝光集团减持了.76万股,总金额1.54亿元,超出原计划5.89万股。
公告还指出,减持期间,蓝光集团持有公司股票因被司法拍卖被动减持1.69亿股,大宗交易被动减持.71万股。
债务引爆危机
蓝光集团曾被市场誉为四川“地产一哥”,年,公司地产业务借壳迪康药业成功上市,起初,蓝光发展实施的是“生命蓝光”与“人居蓝光”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前者指医药板块,前者指地产及物业板块。
医药板块未见明显起色。数据显示,年,迪康药业总资产同比下降10.20%,营收增长仅为5.52%,而年前5月,迪康药业营业收入2.7亿元,净利润亏损万元。
地产业务快速增长。上市后短短四年间,蓝光集团的年销售额就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的大幅增长,营收也从近两百亿增至四百亿元。
其管理模式也留下巨大隐患,据媒体报道,内部人员透露,公司迅速扩张的同时没有做好质量管控,拿了一些不太好的地块,占用大量资金,建成后销售困难。
叠加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融资环境等因素影响,蓝光发展融资受阻,现金流紧张,逐渐爆发债务危机,期间,上市公司有出售资产自救,但杯水车薪。去年7月,蓝光发展还将迪康药业出售给汉商集团,交易价格为9亿元。今年2月公司旗下物业公司蓝光嘉宝以48.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碧桂园服务,其中有20亿元用于境外美元债兑付。
今年7月8日,蓝光发展发布的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涉及本息金额为24.84亿元。随后,债务滚雪球式增长。7月12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45.44亿元。8月2日,公司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97亿元。
与此同时,蓝光发展的业绩增长也陷入停滞,甚至出现下滑。年,上市公司实现营收.6亿元,同比增长9.6%,净利润33.02亿元,同比下滑4.53%。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亿元,同比减少52.65%,净利润巨亏67.05亿元,同比减少.06%。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